努力成为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最受欢迎的网址大全!本平台为特陶行业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内容和信息。

【会议:2023年4月10日-12日 江苏苏州 第7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

分类:行业会议 1084 0

第七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 暨首届钠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

“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自2013年首届创办以来,于2015年、2017年、2019年、2020年、2022年已成功地连续举办了六届。这个专业性的会议已经成为电池行业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牌会议,成为电池领域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越办越好,为推动中国新型电池技术的持续良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7年4月宁波、2019年4月苏州召开的第三届和第四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出席人数达到了1000人的空前规模。即使这两年受到COVID-19疫情的困扰,2020年9月在苏州举办的ABCA-5参加人数也超过了800人,特别是还有一批国际公司或海外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在现场或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了会议,保持了会议的国际性。

自2013年天津召开的第一届先进电池正负极材料国际论坛以来,随着以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在全球市场中已占据市场绝大份额,技术和质量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顶级供货商水平。这对我国与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082万辆,其中中国688万辆,国内市场渗透率达到了25%,占全球市场的64%。这意味着,我国已提前3年完成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新能源汽车将在2025年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就在我国十四五启动之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产销继续创新高。而且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而近期随着政策、技术、市场三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是政策环境更加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相关材料/装备/资源回收等产业链也不断迭代优化。

但是锂离子电池行业,特别是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众所周知正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核心关键材料。它不仅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的高低,而且也对电池的其它重要性能(如安全性、温度特性以及循环寿命等)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正负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60%-70%。因此加快正负极材料的研发和改进生产工艺,不仅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同时还可能显著降低目前遇到的电池成本过高的难题。

近来,国际原材料价格轮番上涨,让动力电池企业叫苦不迭,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锂矿等资源争夺战,锂离子电池的价格上涨,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优选技术之一,短期内钠电池还很难替代锂电池的地位,两者并存互补的局面会持续很长时间,尽管钠电池因为低成本、高低温性能好等诸多优势受到市场的关注,成为新能源领域近期投资最红的赛道,但要实现产业化还面临诸多问题;其次是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不断,尤其是电动车的自燃事故,使得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受到格外关注。“锂资源(含回收)开发、安全提升、成本降低和综合性能(快速充电、高低温环境适应性等等)大幅改善”已成为当今行业的公认关注点或焦点。

(一)主要议题与交流内容

1、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性能提升

1)高镍正极材料(NCM、NCA、NCMA)的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兼顾的研发进展;

2)富锂富锂锰基材料的长期稳定性研究新进展;

3)高性能材料的结构优化、掺杂、表面处理等技术的进步及应用评价;

4)提升安全性、降低成本和保持高综合性能的复合或混合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2、正极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1)LFP正极材料安全提升、成本降低及综合性能改善研究和应用进展;

2)高安全、低成本、快充电正极材料开发与应用进展;

3)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产业化进展

4)高安全全固态金属锂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与应用进展;

3、锂等资源(含电池锂等材料回收)的低成本开发,如我国西藏盐湖锂提取技术研究进展;LFP/石墨动力电池再利用以及LFP或锂的低成本回收技术进展等;

4、其它体系,如Li/空气、Li/S、锌基电池等的前瞻性基础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等。

5、高安全、低成本和高性能负极材料

1)碳负极材料性能提升、成本降低与实用电池应用评价研究新进展;

2)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安全性评价新进展;

3)钛酸锂(LTO)负极材料性能提升、成本降低与实用电池应用评价研究新进展;

4)金属锂的可充性和阻抑枝晶生长措施可应用性研究新进展等。

5)其他新型负极材料的创新成果交流。

6、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及应用市场

1)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普鲁士蓝)的技术研究进展

2)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软碳、硬碳等)的技术研究进展;

3)钠离子电池相关的前瞻性基础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等;

4)应用市场及其产业化技术

7、提高电极综合性能的添加剂材料,如导电材料、粘合剂、助剂等

1)新型炭黑、碳纳米管(CNT)、石墨烯类等材料制备、特性、应用研究新进展

2)粘合剂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类助剂产品如润湿分散剂、附着力促进剂、流平剂、流变助剂、相容剂、消泡剂等对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浆料加工性能以及提高电极性能的应用研究进展。

8、电极正负极材料新型表征技术 (含原理、方法以及测试仪器或设备)

(二)论坛技术委员会:

会议共同主席:

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兴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Zempach Ogumi:日本京都大学教授

夏永姚: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李国华:上海顶皓新材料首席技术官

陈立桅: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张正铭:旭化成隔膜资深技术执行官

周江: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新能源研究院院长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承办单位

北京中联毅晖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查看更多请点击以下来源链接。

信息来源:

(以上信息来源或部分来源于以下文献或网络链接,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以便删除)

1.第七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暨首届钠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ABCA-7)第二轮通知

版权提示特陶之家免费为特陶行业学习者或从业者提供行业相关内容或信息,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网站原创内容部分任何商业用途若需转载请联系授权,非商业用途(仅限个人少量使用)转载请注明“来源:特陶之家tetaohome.com”;本站注明来源的第三方内容请勿侵权使用,特陶之家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我们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会注明信息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非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发现本站存在侵权其它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个月内与本站联系,以便我们能第一时间进行确认和处理,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
    留言
    商务合作我要加入意见表达错误纠正其它

    loading...